元数据
认知觉醒: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
- 书名: 认知觉醒: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
- 作者: 周岭
- 简介: 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、避难趋易?所谓有耐心,就是要“咬牙坚持、死磕到底”?如何不再用“三分钟热情”和“打鸡血”的方式做事?如何保持极度专注?如何消除焦虑?如何提高学习能力?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。7大底层概念,20个成长关键词,助你彻底走出焦虑与迷茫,拥有清醒的认知、清楚的目标、清晰的路径、清爽的情绪。通过“大脑构造、潜意识、元认知”等思维规律,你将真正看清自己;通过“深度学习、关联、反馈”等事物规律,你将真正看清世界,提升自控力、专注力、学习力……只有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,我们才能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。
- 出版时间 2020-06-01 00:00:00
- ISBN: 9787115543424
- 分类: 心理-认知与行为
- 出版社: 人民邮电出版社
高亮划线
第一章 大脑——一切问题的起源
第二章 潜意识——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
-
📌 《史上最简单的“不读书法”》和《隐形的关键: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》 ^33628204-52-7823-7855
- ⏱ 2024-03-08 14:02:38
-
📌 “熔断不读书法”,意思就是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,就触发熔断点,立刻停止读书 ^33628204-52-8027-8068
- ⏱ 2024-03-08 13:58:21
第三章 元认知——人类的终极能能力
读书笔记
第一章 大脑——一切问题的起源
划线评论
- 📌 学习的平台期 ^73200288-7Pw7QEhUy
- 💭 1. 量变引起质变。
- 要坚持学习,说不准就熬过平台期,到达上升期了。但是如果避免,自身是一直在低洼地带徘徊没进步了?需要给一个时间周期,进行时常回顾。如按每一个月为周期,进行学习一个主题。碰到困难也不放弃。直到一个月后,在回顾、复盘。
- ⏱ 2024-03-07 18:38:02
划线评论
- 📌 读书时不求记住书中的全部知识,只要有一两个观点促使自己发生了切实的改变就足够了,其收获与意义比读很多书但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要大得多 ^73200288-7Pw7dTWeq
- 💭 通过 阅读、思考、行动、改变的路径,要要求读书。而不是仅仅为了知道一个知识点。知道的多,但是没有行动,没有改变相当于没有。而思考,是警惕和校准行动上,保持在“正确的”路径上。
- ⏱ 2024-03-07 18:28:30
划线评论
- 📌 对于学习而言,学习之后的思考、思考之后的行动、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,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,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;因此,从权重上看,改变量﹥行动量﹥思考量﹥学习量 ^73200288-7Pw70UyFi
- 💭 思考量 > 学习量: 要警惕”努力”的自我感动中。通过肉体的勤奋掩盖思维的懒惰。以阅读为例,读再多的书,如果不能为生活带来什么,或者什么关联。也就仅仅是信息而已。 思考量 > 行动量: 思考的目的,是为了行动。通过不断思考,才能避免无效和无意义的行动。 改变量 > 行动量: 这个区别有点模糊?难道是说 改变量更底层。行动量相对来说更表层?比如通过阅读、思考,知道了要实践某个知识。虽然有行动,但是不能长期保持?只有从底层的改变,才能持续的行动??
- ⏱ 2024-03-07 18:25:18
第二章 潜意识——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
划线评论
- 📌 模糊: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^73200288-7PxlKGPjR
- 💭 # 消除模糊 有人说过,管理的本质是什么?是消除模糊,避免不确定性。避免人员流动、成本等因素造成项目交付周期的不确定性。
- ⏱ 2024-03-08 13:57:00
第三章 元认知——人类的终极能能力
划线评论
- 📌 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,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 ^73200288-7PxnScNGT
- 💭 任何事情,其实对是一种选择。就算你不管它,其实也只是选择了”不选择”,放任它不管。我们要审视自身,而不是放任不管。
- ⏱ 2024-03-08 14:29:24
第七章 情绪力——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
划线评论
- 📌 如果你确定自己的相机比他们的更高级,那就应该有“向下兼容”的意识——要么对其一笑而过,要么拿出自己的高清照片,耐心地向他们讲解什么是更好的,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对方拍出来的东西很糟糕。 ^73200288-7PAA0aGw6
- 💭 正如很多人抱怨政策或者制度的不公,其实很多人只是因为他不是利益的受益者。而不是他们有更好的解决方案。很多不完美的方案,可能是基于各种条件和规则约束的最佳选择了
- ⏱ 2024-03-10 16:54:36
本书评论
书评 No.1
严格来说,这不是一个很科学严谨的书。没有严谨的一些认知模型的论证方法(当然,如果有严谨的方法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也是枯燥、繁琐的),它更像是一本,教你如何阅读的书,告诉你阅读的意义、重点,学习的平台期(告诫你要保持耐心,说不准马上就熬过平台期)。但是正如这本书说的,一本书能够给你带来触动你自己的店,并实践、改变。那么对于阅读者来说,它就是有价值的说。而这本书就符合这样的标准。我们应该关注它能带来我们什么。而不是紧盯着不足的地方。
- 阅读的意义,在于对个人的生活有发生改变。改变量 > 行动量 > 思考量 > 阅读量。要认清,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改变。而不是信息。
- 用自己的话,说出收获。而不是简单的列个思维导图,按书本的大纲列个一二三四,只有用自己的话去说,才会有自己的思考、关联与收获。
- 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,然后尽可能去实践、改变。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,而且也不会焦虑。
- 阅读,是为了能够给生活带来过多的选择。给自己更多选择的方式与路径。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,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。对模糊零容忍。而不是这也可以,那也可以。
todo:
- 每天花个10分钟,明确当前要做的事情。避免模糊,导致有空余时间时,不知道要干什么。
- 规划近2个月要做的时候,并坚持下去。直到2个月结束,在决定是否继续坚持。
- 阅读时,碰到有感触的。可熔断学习,写下微信的想法。 ^73200288-7PBFutEAg ⏱ 2024-03-11 10:05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