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is 在访问 key 时,对于 logc 是这样变化的💡

lfu,不是基于基于访问次数来的,而是基于访问频次,会随时间推移而衰减的

  1. 先按照上次访问距离当前的时长,来对 logc 进行衰减;
  2. 然后,再按照一定概率增加 logc 的值

LFU 算法相比于 LRU 算法的实现,多记录了「数据的访问频次」的信息.
redisObject中,会记录每个对象的lru字段,分成2部分(key的最后方位时间戳、访问频次)

  • ldt 是用来记录 key 的访问时间戳;
  • logc 是用来记录 key 的访问频次,它的值越小表示使用频率越低,越容易淘汰,每个新加入的 key 的logc 初始值为 5。

在每次 key 被访问时,会先对 logc 做一个衰减操作,衰减的值跟前后访问时间的差距有关系,如果上一次访问的时间与这一次访问的时间差距很大,那么衰减的值就越大,这样实现的 LFU 算法是根据访问频率来淘汰数据的,而不只是访问次数。访问频率需要考虑 key 的访问是多长时间段内发生的。key 的先前访问距离当前时间越长,那么这个 key 的访问频率相应地也就会降低,这样被淘汰的概率也会更大。

对 logc 做完衰减操作后,就开始对 logc 进行增加操作,增加操作并不是单纯的 + 1,而是根据概率增加,如果 logc 越大的 key,它的 logc 就越难再增加。

资料

Redis 过期删除策略和内存淘汰策略有什么区别? | 小林coding